月度归档:2014年05月

高音吧新人复活赛

应评委郭小匹要求,来一发测评。

http://tieba.baidu.com/p/3043284098?pn=3

 

Li黯_栗an 《没那么简单》

真声很饱满!一二三泛音都超过了基频。录音效果也很好。全程泛音都很丰富。

假声就基频最大了。但还是要说,录音效果很好,高音泛音好多。

总体来说,唱的非常好!以唱而论可以说无压力夺冠。美中不足是高音稀缺,转假太多。

 

我是菠菜8《回来》

首先,录音太差,居然采样率16000,还单声道!不能忍,强烈要求其提高录音水平。

因为采样率低,用老软件看更清楚,可以看到7k以上都缺失了。

总的来说,高音持久力很强,声音偏薄。

 

文君叔叔《卡门》

几乎全程基频最大,咋一听我还以为男人假声。音降下来才听出是女声。

总体来说,唱的挺有味道。以高音而论,这样的高音不太好。

 

菲入人心的传奇《好胆你就来》

唱的很好!共鸣也很好!这个共鸣充分,音色饱满,以高音而论,我认为这个第一。

 

suoaman 《骗不了的花田错》

全程几乎没有高频泛音。

这个唱的就很女人了,以高音而论,基本没有力量,可以忽略。。

 

所以,个人认为

以唱而论:

没那么简单 >  好胆你就来 > 卡门 > 骗不了的花田错 > 回来

以高音而论

好胆你就来 > 回来 > 卡门 > 没那么简单 > 骗不了的花田错

球王只有一个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说明

=================================

现代体育在上世纪90年代才普遍进入高水平时代

不止足球,几乎所有现代运动都是这样。原因有二:

1. 冷战时代,政治才是第一热点。冷战结束体育才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政治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可这就是实情:在冷战时代,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然后大家一起完蛋才是群众们最关注的。至于体育神马的,排在第二位。比如我们都知道美苏曾经为了抵制对方而拒绝参加对方阵营举办的奥运会,那个年代的奥运会就是美苏国力竞争的一个角斗场。(当然那个年代是不允许职业运动员进入奥运会的)

冷战之前就更逗了:比如墨索里尼以枪毙来要挟队员拿世界杯什么的。

冷战结束之后,体育才真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第一热点。

 

2. 体育运动员的收入在冷战时代一直不高

上面一条的直接结果。关注度不高收入自然不高,理所应当。随便来张图

看第四栏,大概是足球运动员和英国普通人的年薪对比。可见,足球运动员在1990年之前与普通人收入差别不大。90年后才进入了高速增长时代,现在已经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了。

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运动的水平。

1. 低收入的运动项目,很难吸引人来打职业。

比如某个小孩要从事一个什么手球之类的节目(假设职业运动员平均月收入2000),家长什么反应?一般都是一掌糊面门上吧~~ 相反,如果小孩能去打nba,相信没有家长会反对吧?

说到底,职业体育毕竟是个青春饭,还有受伤的风险。如果没有高回报,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个行业。

2. 收入的高低决定了能保有多少从业人员。

比如某项目的顶级联赛是普通人收入的30倍,那这个项目就会有收入10倍的次级联赛,收入5倍的三级联赛,等等。这样就可以让整个职业运动员的数量大大增加。显而易见,增加职业运动员的数量是保障运动水平的最有效手段,对抗更激烈了嘛。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配套人员,什么体能教练,按摩师,营养师,智囊团。这都需要高收入才能保有的。上古时代运动员都没钱,上哪弄钱去养这些烧钱的家伙?现在这些配套的跟上来,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服务一个运动员,水平怎能不提高?

另外相关的运动装备也有很大的提升,一切都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高强度的比赛和专业化的配套人员/设备使职业运动员的水平开始抛离业余玩家,现在的职业体育,已经根本不是业余玩家可以战一下的了。(上古年代,业余高手的水平与职业差别不大。)

 

3. 低收入意味着低地位

我们都知道马戏团溜狗是没什么社会地位的。人们看表演的时候,会下意识的产生一种“爷花钱看戏”的心理。这跟古代叫个堂会什么的性质差不多,说到底就是“戏子”的社会地位一直都是不高的。

低收入时代的体育其实也差不多:体育比赛本来就是以娱乐大家为最初目的嘛。

只不过随着收入的高速增长,现在的明星已经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了。面对一个收入是你上百倍的明星,你是很难产生“爷”的感觉的。(倒是跪舔得人越来越多。)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依然还是有这种问题。你以为快船老板歧视案是个案么?其实那是美国上层社会的普遍想法,球员在他们眼里,是没什么社会地位的(这不止是个种族问题)。

在这种局面下,如果收入差不多,一个中产的工作和一个运动员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谁也不想降低自己的档次。

 

=========================================================

结果就是,冷战时代的竞技体育,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从业人员和配套人员都非常少,以现在的眼光看,整体处于业余水平。

比如60年代的足球,双方动辄超过10个进球,四前锋什么的,这放现在纯属搞笑的。

再比如60年代的nba,什么单场100分,单场打铁30个,十一个总冠军什么的,这一看就是整体水平太差阿。

至于冷战之前,就更逗了:比如第一届世界杯,欧洲国家基本都不参赛,因为只能坐船去美洲,尼玛太累!

 

=================================

关于贝利

看了前面这些,我相信大家也懂了,贝利根本没有资格竞争球王,非要竞争,可以冠一个业余球王。

 

很多人说我的中心思想不就是上古时代水平不行么,时代王者就应该是历史王者。不是的,时代王者也要看看那时代是不是整体在扯淡。比如二战前乌拉圭两夺世界杯,怎么不评个球王?显然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会整体在扯淡。还有墨索里尼也强行让意大利夺冠,怎么不给他发个球王?

冷战时代同理,整体属于扯淡水平,场外因素压倒场内因素,这种时代的球王,没有资格做历史球王。

=================================

关于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有三点使他不配做球王。

1. 首先,马拉多纳也是活跃在冷战时代。

不过好歹很接近现代体育的年代了,这点比贝利强的多。

 

2. 马拉多纳之所以封王是因为他达成了“民族英雄”。

马拉多纳现在整天被拿出来说的是什么?不就是对英格兰的两个进球么。这两个球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因为它们帮阿根廷人完成了民族复仇。

我估计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英阿马岛战争。简单的科普下:马岛是阿根廷近岛,类似于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但是历史上早早被英国占领,阿根廷一直想夺回来(比较象香港)。后来阿根廷1982年发动了战争,企图占领,后被反打,最后输掉战争,马岛被英国人占回去了。

看了历史就知道了,这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家门口的岛被人占了,打了一仗还打输了,丢脸丢到姥姥家。。。

所以英阿一对上就火爆异常,就是缘于此。

回头说说上帝之手。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何亨利手球就被喷成翔?马拉多纳手球就被捧成经典?

这样明显的双重标准,其实都是媒体洗脑洗出来的。现在人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所以居然都默认了这个不合理的设定。其实答案很简单:

上帝之手让阿根廷人完成了复仇,而且是一一种恶心你的手段。

比如你平时考试总是被某个人蹂躏,你一怒之下高考用了小抄终于赢了一次。接下来的经典桥段是不是:你甩着小炒洋洋得意的对那人说,小样,复读了吧~爷x大去也~ 配上满脸的幸灾乐祸,效果完美。

反观亨利,他为什么被喷出翔?有一个道理可能大家下意识的都知道但是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国家之争没有道义可谈,唯胜利者为尊。即使鸡鸣狗盗或者背信弃义,只要赢了都会得到赞扬。马拉多纳就是一个。

相对的,在冷战后足球届基本回归了正常的价值观,有一个道德底线。

现在的体育运动,大家普遍还是鄙视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的,比如假摔,飞踹,手球等等。这说明现在的体育环境,比过去还是纯粹了很多的。

如果马拉多纳的事放到现在,肯定是被喷出翔的局面。

一场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居然被吹成世纪经典,而且,你要说是马拉多纳VS普拉蒂尼也就算了,居然另一方英格兰队都找不出什么历史名人。大家不觉得很奇怪么?说白了很简单:政治因素无限抬高了这场比赛的重要性。

 

3. 马拉多纳不配做球王的第三个原因是:对手太弱。

有句话说得好: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对手。

虽然现在英格兰吹很多,但客观公正的认识英格兰队的水平,就是一个世界三流。我知道看客看到这里一定吐了,不妨,吐好了如果还没关此网页,来接着看我关于世界x流的分析:

1. 一流球队:身体技术俱佳的球队,一般一个时代有2,3只,有世界杯/欧洲杯夺冠的实力。比如94-02巴西,98-06法国, 06意大利,08-12西班牙。

2. 二流球队:身体技术占一头,另一头也不算差。稳定在世界杯/欧洲杯四强的水平。比如德国,黄金一代的葡萄牙,荷兰。

3. 三流球队:有明显短板,混迹于世界杯八强/十六强。这就是英格兰的准确定位。而且这还是靠着贝克汉姆才能混进八强,不然就是个十六强水平。

其实英格兰也就是仗着是大国,底子厚才混到三流。我们都知道牛比的欧洲小国其实很多的,比如比利时,捷克,南斯拉夫什么的,都曾经很牛比。只不过小国的持久力差一点,要不然就要把英格兰挤到四流里去混了。

来看看大英格兰在欧洲杯的光荣记录:

 

综上,马拉多纳就是一个因政治因素而被高估的“民族英雄”,配不上“球王”二字。

 

=================================

关于齐达内

齐达内有三点是别人做不到的。

1. 伟大的对手成就了伟大的球王

说罗纳尔多是伟大的对手,我相信没有任何异议吧。单单是罗纳尔多,就被很多人评价为球王。

然而世界杯两次交手,都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碾压。罗纳尔多实实在在的当了两回背景帝。可以说,齐达内能封王,罗纳尔多居功甚伟。

还有费戈,也两次充当了背景帝,还有小罗什么的。

2. 组织前腰的集大成者

这个名号应该没人跟齐达内抢,因为现在组织前腰几乎灭绝了!那为何齐达内后组织前腰就几乎灭绝了呢?

因为齐达内身体太强壮!

这其实是齐达内最强的一点,却也是最被忽视的一点。

同其他领域一样,技术和身体一般不能兼顾,“有身体的没技术,有技术的没身体”是通病。而现代体育的发展轨迹就是不断强化身体对抗。随着绞肉机型后腰的兴起,瘦弱的技术型前腰越来越没有空间了。可以说,绞肉机型后腰的崛起,直接灭绝了组织前腰。

除了齐达内!

1米85的身高,看体型也完全不像技术型的。(说实话,无论是看面相还是看身板,齐达内都更像一个力量型屠夫)这才是齐达内立足前腰的根本。

面对强壮后腰身体对抗完全不虚,才可以从容拿球,在相对靠前的位置组织全场。这是齐达内区别于其他组织者的根本所在。

 

关于技术,其实不需要说太多,齐达内的技术世人讨论的太多。不过说实话,齐达内的技术是依托于身体之上的,最典型的就是马赛回旋,这玩艺别人用就是找断,齐达内就随便用的原因就是身体强壮,可以顶住防守球员做动作。(当然我不是说齐达内技术不行,事实上想找出比齐达内技术更强的球员很难)

 

题外话,当年的法国之所以强也是因为身体太强。

技术型的球队一般都身体偏弱,对抗起来总是吃亏,还有体力不支的问题。当年的法国就完全不一样了,中后场一大票不缺技术的肌肉棒子,甚至还有维埃拉图拉姆这种身高体壮的魔兽型球员。就连前场也有亨利齐达内这样的壮汉。(我记得有人统计过,王朝球队里,00法国身高最高)

所以遇到技术型的球队,一般都会对对方前场形成绞杀。回想下06法国对巴西,那真是完全绞杀阿,巴西所谓魔幻四重奏被打得根本拿不住球,全场仅有一脚射门打在门框以内。以至于一场1:0的比赛居然众口一词是“完胜”。

至于98年,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当时巴西风头太盛,大家忽视了法国的变态而已。事后很多人甚至杜撰出赌球,罗纳尔多被下药之类的无稽之谈。其实这场跟06一样,罗纳尔多想发挥也得中场控的住阿,面对法国的技术型强壮后场,巴西真是没有办法。

 

3. 高光时刻比较逆天

9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两届世界杯决赛有进球的球员,加上欧冠史上最佳进球“天外飞仙”,这高光目测别人没法比。

有一种论调,说齐达内能混出地位靠的是“狗屎运”关键时刻蒙进了几个进球。

这话其实本来就有内在逻辑问题的:即使有狗屎运,蒙一次差不多了吧?能连蒙数次?

揭开这个谜底,就要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齐达内懂得平时留力,关键时刻再发挥。

好处很多。。。

1. 不容易受伤。

越是冲击力强的球员越容易受伤,这几乎成了足球场的真理。因为

  • 冲击力太强的球员,防守球员都知道轻轻的铲一下可能破坏不了,所以都下死命去铲,铲死拉倒。
  • 冲击力太强,本身对自己身体就是一个严重的伤害。尤其是频繁变向的,纯粹是折磨膝盖。

来个例子:轻铲没用就往死里铲:

2. 节省体力。

齐达内06年在皇马就是一个装死态,就是为了给世界杯留力。当时谁能想到世界杯上居然能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

3. 隐藏自己,缩小目标。

这也很好理解,一个对球门冲击力不大的球员,防守球员就会相对放松,不集中注意力在他身上。

比如98年两个头球,齐达内平时根本就不怎么头球,是他不会?肯定不是,两个头球都很精彩,要蒙也不能连蒙俩标准头球不是?(06年也蒙了个差不多的,被布冯千钧一发的扑出去了)就是平时不用,麻痹防守球员,等着关键时刻再用。

再比如:02年的天外飞仙,如果放在平时比赛,你觉得齐达内会直接打门么?我想稍微有点理智的都不可能,肯定是卸下来再打,甚至是再分球。我们平时也没见过齐达内进过这样的球吧?显然,实情是他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可以发挥了,才直接打的。

 

=================================

齐达内的其他光环就不说了,不是唯一,或者不难打破。比如:个人集体荣誉大满贯;最高身价保持数年;传奇世界杯经历;离了齐达内法国立刻沦为逗比球队,等等。

总结一句话:

齐达内是高水平足球时代(冷战后),唯一一个真正达成“统治”的球员,球王之称实至名归。

=================================

关于梅西,c罗

没拿过世界杯的球员没有讨论价值。

基频泛音的分离

请务必阅读前文:

图解泛音及形成原理

https://bideyuanli.com/p/3238

 

1. 为什么选这三段?因为都是稳定的长音,都是清唱,彻底排除伴奏的干扰。而且音比较高,泛音相对较少,容易分离。三个人的共鸣也特别好,适合分析。看了这段,相信大部分人已经初步理解频谱图的含义了吧?后面还会展开讲解。

2. 分离了之后,每个泛音都是简单的正弦波,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的“电子”?是的,其实所有声音都可以分解成这种很“电子”的简单正弦波。单一频率的一个泛音,也是没有音色的(废话,正弦波都一个样,能有啥音色?)。

3. 第一泛音经常是最强的,第一泛音就是比基频大一倍的那个。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测音软件总是测高一个八度的原因:很容易抓到第一泛音而忽略基频(频率提升一倍则音高提高一个八度)。不过另一方面来说,其实测音软件很准,只要人为的纠错一个八度,其他就没问题了,基本上不会出现a测成b的局面。

4. 其实这三段的各个泛音都很接近,这也不多见。不过即使差不多振幅的各个泛音,也能明显的听出“音量不等”,这就涉及了人耳对各个频段有不同敏感度的问题:对3000左右的最敏感,详情见:https://bideyuanli.com/p/780

5. 泛音比基频强,实在是很正常的一个事。虽然我实在不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可质疑的,但总是有些物理半吊子的人跳出来跟我犟这个问题。现在好了,分解给你看,一目了然了吧。另外,什么“基音管”“泛音管”之类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我完全不知道这两个词有任何科学性可谈。

6. 单纯一个泛音,听起来完全听不出是什么音吧(比如是开口音还是闭口音,a还是i)?这就是我之前讲过的概念:单纯一个泛音或者基频是没法咬字的,必须多个泛音叠加才能咬字。

7. 高阶的泛音,是不是听着很像海豚音?是的,海豚音跟这个几乎完全一样。海豚音就是几乎完全没泛音的,就一条简单正弦波。重复一遍:海豚音不存在咬字的理论可能性。

对人声来说,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标准的基频,第一泛音,第二泛音,第三泛音,….

可否存在这些频率之外的波?

可以。有很多种情况,视频里举了主要的几个。

气泡音

图上解释的很明显了,需要说明的是,气泡音不止制造了奇怪的基频,气泡音还制造了额外的泛音,形成了完整的低八度音。原理不详。

怒音/嘶吼/瞎喊

 

 

头腔共鸣,胸腔共鸣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A5MTA1NzM2.html

我们都知道人声是三腔共鸣:头腔,胸腔,口腔(喉咽腔),那究竟具体都是什么呢?

共鸣的物理原理

请先阅读此篇:https://bideyuanli.com/p/426

简单的说,只有充满空气的腔体才能共鸣,胸骨头骨鼻骨什么的是不能共鸣的(可以共振,但是不能指数级的放大音量)。

所以,人体共鸣腔

  1. 胸腔共鸣:图中没有显示,实质上就是气管/支气管共鸣。
  2. 声道共鸣(vocal tract):也叫管道,通道。其实就是喉腔,咽腔,口腔共同组成的通道。
  3. 头腔共鸣:主要是鼻腔。其他小型的共鸣腔包括蝶窦,额窦等。

 

声乐中的头腔共鸣,胸腔共鸣

传统上讲,低频泛音丰富的就是胸腔共鸣,高频泛音丰富的就是头腔共鸣。

胸腔共鸣丰富的声音,宽,厚,有力量,有气势。又叫低位置共鸣。

头腔共鸣丰富的声音,尖,亮,穿透力强。又叫高位置共鸣。

 

真实情况

真实的情况是:现在学者普遍认为头腔和胸腔都不是主要的共鸣腔体。声道共鸣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我们看wiki是怎么说的:

The chest[edit]

The chest is not an effective resonator

The tracheal tree[edit]

The tracheal tree make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nance system except for a negative effect around its resonant frequency.

The larynx[edit]

Due to its small size, the larynx acts as a resonator only for high frequencies.

The pharynx[edit]

The pharynx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onator by virtue of its position, size, and degree of adjustability.

The oral cavity[edit]

The oral cavity is the second most effective resonator.

The nasal cavity[edit]

The nasal cavity is the third most effective resonator[citation needed].

The sinuses[edit]

The sinus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voice modulation[citation needed].

总结来说就是,

咽腔>口腔>鼻腔>其他。

喉腔另外对高频泛音起到决定性作用(后面会详谈)

其实这很好验证:闭上嘴使劲发声,音量很小吧,跟张开嘴没法比吧?所谓的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其实起不到太大作用。

当然必须明确的是,上述方法发出的声音是鼻音,跟正常说话中的鼻腔共鸣是不同的(正常说话的鼻腔共鸣是气息不经过鼻腔)。

所谓的高位置低位置也是不科学的。传统上认为越厚的声音共鸣位置越低,因为胸腔是最低的。越亮的声音共鸣位置越高,因为鼻腔,额窦等越高的腔体越小,引起共鸣之后共鸣点越高。

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所谓的鼻腔共鸣,额窦共鸣,不起主要作用。它们或许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决定性作用还是来自声道。

 

还有一种更不科学的说法:叫胸声/头声。这两个词的来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认为低的声音是胸发出来的,高的声音是头发出来的。如今大家当然都知道声音只能从声带发出来,所以这两个词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现在这两个词在各种语境里基本表达了:真声/假声,胸腔共鸣/头腔共鸣。这两组概念。这好混乱,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胸腔共鸣多的声音就是真声,头腔共鸣多的声音就是假声。

额,讨论这些混乱的名词真是累,有关胸声,头声,请阅读这里:https://bideyuanli.com/p/622

 

声道共鸣

一般来说,我们把声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其平均长度为男16.9厘米,女14.1厘米。

 

 

咽腔共鸣

咽腔是最重要的共鸣腔,这个观点基本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美声所谓巨大的胸腔共鸣,其实是咽腔共鸣。

咽腔为什么重要?因为打开喉咙之后,咽腔的体积巨大。

更科学的x光扫描图(发i音)

显而易见,咽腔体积好大,声道共鸣的主体就是咽腔共鸣。

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可以扩大咽腔。获得更强的共鸣。所以唱歌第一课就是打开喉咙。

如何打开喉咙?降低喉位是最有效的办法,尝试打哈欠可以打开喉咙。

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的最主要作用是咬字。

我们是如何分辨别人说了什么音?

答:通过泛音分布。

大家都知道,人类语言里分辅音和元音。我们着重说说元音。

元音的识别

人耳通过声音里的共振峰来识别元音。

什么是共振峰?共鸣腔体一旦定型,就只对固定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这些被强化的频段就是共振峰。人耳一般只需观察到最重要的两个频段就可以判别这个元音的类型。

上表就是元音对应的两个共振峰。(题外话,语音识别就是靠这个)

对人来说,咽腔是很难改变形状的(其实扩大咽腔之后还是会产生元音的变形),所以人是通过张嘴的大小和舌头的形状来控制声道的形状。这就是所谓开口音,闭口音的来历。形状不同的声道,产生的共振峰是完全不同的。

共振峰不随基频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你保持好了发a音的口型,无论提高音高还是降低音高,别人都能辨别出你在说a,就是因为虽然基频变了,但是共振峰并没有变。

为什么歌声里的发音听着奇怪?

有两个原因:

1。唱歌就要开共鸣,开共鸣会导致共振峰发生变化,与日常说话大为不同。

2。唱到高音时,由于基频太高,导致泛音变少,泛音的间距过大,导致该出现共振峰的频率可能根本没有泛音。结果就是共振峰产生了偏移。另外,基频如果高于最低的那个理论共振峰(上表中的f1),这时候就会损失这个共振峰。所以越到高音,歌声的发音越奇怪。

 

题外话:海豚音能咬字?

不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无论是张靓颖式还是MC式,都是一条基频,基本完全没有泛音的。这怎么弄出共振峰?(请忽视vitas,他那个不是海豚音,就是假音)

实践上来说,谁能听出海豚音是开口音还是闭口音?发的是a还是i?

 

头腔共鸣

除了正常说话的共振峰,优秀歌手还拥有一个专门的特有共振峰,就是视频中的歌手共振峰。所谓头腔共鸣,其实就是歌手共振峰。头腔共鸣强烈的声音,亮,有穿透力。关于歌手共振峰,这是个冗长的话题,请参阅

https://bideyuanli.com/p/780

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歌手共振峰是喉腔产生的。

 

完美的声音

完美的声音是兼具低位置共鸣和高位置共鸣的。美声就是典型的这种声音。缺失高频泛音就会没有穿透力,缺失低频泛音就会太刺耳。视频里的略夸张。。

我从来没讨论过”唱功“,我讨论的都是”共鸣“

唱功和共鸣的关系

唱功包含很多方面:共鸣,音准,气息,音域,乐感,等等。共鸣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类比:足球水平包含很多方面:身体,速度,盘带,传球,射门,等等。

共鸣在唱功里算不算很重要的方面?算。类比:速度在足球水平里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多重要?没法说。有人能评价速度在足球水平里有多重要么?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还是类比:比如我列了一大堆数据,证明”罗纳尔多百米速度比梅西快“。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传出去之后外面人都说我列了一大堆数据证明”罗纳尔多球技比梅西好“。你觉得这个事荒谬不?

这在足球界,毫无疑问是外面转述人在恶意歪曲事实,在黑我。我相信这没有任何异议吧?

可是在音乐界,已经不止一次有人说我”列数据证明xx唱功好过xx“。居然大部分人没什么反应。即使是我站出来指出对方的这种错误,竟然对方只是勉为其难的表示”那不是一回事么“,或者”我觉得你就是这个意思“,等等。

我不知道这些人智商有问题还是逻辑有问题,还是乐理知识欠缺,还是干脆就是想黑我?

唱功和共鸣的一个重大区别

很简单,共鸣是可以量化评比的。这就好比百米速度是可以量化评比一样的道理。

但是唱功很难量化评比,至少我还做不到。

还是拿踢球来说,我相信列数据证明谁跑的更快,没什么问题。但是列数据证明谁球技更好,就很荒谬。

比如我列了一大堆数据证明xx跑的更快,不管这个结论大家认同与否,至少这个方法是科学的。但假如我列数据证明xx球技更高,旁人看来基本我在搞笑。

唱功和好听与否的关系

唱功与好听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有些歌手唱功逆天,唱歌一样难听,这没什么奇怪的。

唱功虽然很难量化评比,但毕竟还是个客观的东西,好听与否完全是个主观的东西。每个人对一首歌好听与否的判断完全是个人主观感受,无法强制。

所以我即使证明了A比B共鸣更好,你也完全可以认为B唱的更好听。我从来没说过A唱功强于B的话,当然更不会强迫谁认为A唱的更好听。

对于只听个好听与否的人,请直接右上角即可。我的文章是给想了解科学的人看的,你们不想了解不代表没人想了解。

写给黑子的话

你们可以黑我方法扯淡,可以黑我忽悠群众,这都随你,我不会打扰的。但是,请先把我说了什么描述准确,不要恶意造谣。

如果我只说了”罗纳尔多跑的比梅西快“这句话。你转述了之后就变成了”罗纳尔多球技比梅西好“,你这就是典型的歪曲事实,恶意造谣。如果我没说过的话,你可以强行说我说过,那你有更多的选择,你不如说我说过”xx是sb“,这样黑更有力,更直接。反正都是造谣,怎么说不都一样。

对于稍微理性的人,请在科学上,或者逻辑上证明我是错的。不要一张嘴”你研究这些都是p“,或者”这种方法根本就是错的“。对于这种人,在我看来,你跟张嘴就是”你是sb“的人基本属于一类,没有回应的必要。

我不敢保证我说的都是对的,我一直都说:可能有疏漏,欢迎大家指正!也有不少人对我的理论提出了科学的质疑和建议。让我觉得欣慰的是,这些人都是很理性很文明的,没有一个是上面所述的低端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