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唱路易十三提供!
从左到右依次是:弱智型,近战型,远程型,精英型。
弱智型关卡掉落,最高三星,毫无用处。
其他三种只能抽箱子。一般来说,同系的三种护甲相同,攻击相同。
近战型血厚,远程型血薄,精英血最厚。
以护甲而论,猪系和守卫系是护甲最高的,满级3635。
由浅唱路易十三提供!
从左到右依次是:弱智型,近战型,远程型,精英型。
弱智型关卡掉落,最高三星,毫无用处。
其他三种只能抽箱子。一般来说,同系的三种护甲相同,攻击相同。
近战型血厚,远程型血薄,精英血最厚。
以护甲而论,猪系和守卫系是护甲最高的,满级3635。
首先,引入一个看起来不怎么准确的伤害估算模型
然后,
基本上通缉甲完胜s3火甲。因为s3法仗甲里缺少爆击属性,即使面板高一点也难以比得上通缉甲。
直达链接:
换s3火矛甲之后终于可以干翻通缉甲。但是有限定前提:必须面对高防单位。
结论:我认为通缉套装还是最强的。
直达链接:
左边是回复套装,这一套刷图应该不错的,全身189的击杀回血,21的每击回血,还有根须缠绕治疗护盾两个强力恢复技能,外加冲击波这个强控,目测刷图妥妥的。
右边是s3电甲跑酷套装,也不知道好用不。
直达链接:
2套对比:https://bideyuanli.com/dh5?lang=cn&COUNT=2&target_armor=3600
3套对比:https://bideyuanli.com/dh5?lang=cn&COUNT=3&target_armor=3600
4套对比:https://bideyuanli.com/dh5?lang=cn&COUNT=4&target_armor=3600
装备库:https://bideyuanli.com/dh5?list=true
对于武器和护甲来说,直接看第一条属性即可。比如得到一把火剑,第一个属性是“暴击伤害”,前往https://bideyuanli.com/dh5?list=true找到火剑:
看第二行,发现火剑2是暴击伤害,则你这把剑是这个火剑2,升级后必出现后面的属性。
对于手部背部腰带来说,看攻击,防御的关系。比如捡到一个炙焰之锤,到装备库里查到
看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关系,只有攻击远大于护甲的才是“暴击伤害”,也就是第三个。
没有官方数据,只能推测。我目测为:先看面板攻击和面板护甲的比值,如果小于某个比值则无法破防,比如1000攻打1500甲,则无法破防,这时只能得到基础伤害30。
如果可以破防,则根据攻击/护甲来计算一个基本伤害,比如1000攻打1000甲,得到基本伤害200(纯猜测)。
然后在这个基本伤害基础上来计算各种加成和暴击,最后得到最终伤害。
所以面板攻防是极为重要的。
以上为纯猜测。
超级熔铸点有两个获得方式:1. 抽50钻箱子,送一点 2. 自己合成。
说说自己合成。首先,所有垃圾不能扔!任何的!
积攒到一定程度,就有同类的了。比如五件甲。选等级最低的那个当底子(最好就是一星一级),其他四个往上熔铸,成功率10%左右。成功了之后再把这个甲融给主力装备,这样熔铸点就转移到主装备了。
分类来说,每种武器一类,也就是所有剑都是一类的(不分元素,不分星级)。甲,手,背,腰带,各一类。所有宠物都是一类的。
目前只有武器和护甲超级熔铸点有效果。
首先通缉矛无法取代,不用讨论了。
左边是通缉套,右边是通缉矛+s3火甲,基本上火甲套完胜,无论是面板伤害还是估算伤害都赢了。护甲略低,但是多了10%的护甲加成。
左边是恐惧套,优点是8%的恐惧攻击者几率,缺点是伤害低太多了。
右边是s3草甲套,优点是估算伤害高,同时回复力超强。缺点是没有战吼+极速,实战缺乏一波爆发。
这个链接可以直达对比
作为一个被广泛认为是仙黑的仙粉,认真严肃客观的评价一下大仙。
大仙在没手术之前声线有明显缺点,鼻音太重,力量不足。(我猜很多人不知道大仙做过鼻窦手术吧,据说没打麻药哟,坚强的一比)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单身情歌,蒙娜丽莎的眼泪什么的。
客观评价此时的大仙,属于有优点也有缺点,总的来说中等水平吧。
手术之后脱胎换骨,鼻音消失,力量加强。可以说我歌时期的大仙是大仙的巅峰状态。烟花易冷浮夸两首歌都超越原唱。
大仙的优点
大仙的缺点
总的来说,排除“间歇性逗比”外,水平很高,以唱功论绝对顶级。
大仙人生四大巅峰时刻
1. 浮夸
http://www.le.com/ptv/vplay/1958742.html
三季我是歌手决赛唯一可以载入史册的作品,作为国语版,歌词更能打入人心,歌词可以说唱出了大仙的心声“难道非要浮夸么!”,尤其是决赛现场发了不少的力,算是唱出了一定的情绪。
随着粤语的逐渐弱势,国语版注定超越粤语版成为此歌的终极版本。
2. 烟花易冷
http://www.le.com/ptv/vplay/1907712.html
这首堪称是大仙对这种“静态歌曲”演绎的巅峰之作,不用画面只用声音就足够感染人,这是相当难做到的境界(题外话,大仙也是我歌里少见的几乎不靠造型和表演的歌手,仅这一点就比其他人高很多)
其实这次翻唱对周杰伦的加成更大,因为有了这个神翻唱终于让周董有一首可以载入史册的歌,证明周董不完全是个逗比,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3. 没离开过
http://www.le.com/ptv/vplay/1900311.html
这首歌差不多可以当作界定“流行男高音”的标准了,对稳定性和气息的要求太高,尤其是最后连续高音长音,简直是摧残。大仙live最后也接近崩掉,right here明显瑕疵。从这首歌后来的火爆程度也能看出此歌的地位。
(有人说,应该是张雨生的歌界定“男高音”啊,其实不是,宝哥那些是界定“女高音”的,虽然高音吧一帮货整天唱宝哥的歌,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假音瞎嚎)
4. 追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1ODE0Njk2.html
选这么偏僻的一首歌是因为我实在不想再选一首我歌的歌曲了,所以来一个大家都没听过的歌。
这歌起首的清唱就能看出大仙的功底,副歌部分也罕见的完全不用假音(除了最后一句),音色很亮很好,整首表达非常完整,很感人的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yMDA1OTY4.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JM8nT5DI9c
泛音的原理在这:https://bideyuanli.com/p/3238
这个视频说的很明白了,应该不用多废话了。用的midi声音,所以听起来比较怪。
各个乐器的泛音规律到底是什么,还有待研究。。。
假如09鸽过单车老鼠,鸽过B皇两次,鸽过粉丝见面会,鸽过斗鱼,鸽过观众。。。
假如09女友被爆艳照,09怒开发布会“我TM又不是sb”,顺便给大唐无双做广告。。。
假如09成立团队搞代练。。。
假如09坑过zhou,坑过b。。。
假如提高班没有声音。。。
假如。。。
我相信群众看了的第一反应是:这尼玛还不把09黑的他老母都不认识他!!别说他老母,连他姥姥,他大姨, 他二叔,他小舅子,他小姨子,。。。连TM的猪肉粒都不认识他!!
=========================================================
假如PIS卖过猪肉粒(不用假如,所有解说都卖过)。。。
假如PIS打过LOL。。。
群众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这尼玛简直是圣人版PIS啊!统治SG五百年妥妥的!
=========================================================
真的会这样么?其实不会。。
即使这样黑点互换,09也不会被黑的多惨,PIS也照样有人黑,两人的境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
因为一个名人被黑的有多惨,不取决于他有多少黑点,也不取决于这些黑点有多黑。而只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有多少粉丝。
前几日在虎扑看到一个贴《如果科詹荣誉不变,黑点互换,风评会有什么变化?》,回帖多半是:
如果老詹去过鹰县(干过强x),告过父母,闹过离婚,还不被黑的满地都是翔?
其实真的不会,科比这些事都干了也没怎么样嘛。
====================================================
所以事情的真相是,无论你有多好,有多完美,只要竞争对手的粉丝数量足够,就可以把你黑出翔,无黑点就强行制造黑点,有小黑点就强行扩大成巨型黑点。
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奇怪的规律:
上图来自武音,想知道自己什么档次,去医院测量即可。
上图为我制作的,图中的音域为有效音域,一般都是歌剧中用的。流行里大不相同。
声带闭合是一个非常有歧义的提法。
以“闭合”这个词的中文词意来说,应该讲的是两片声带完全连在一起,好比门关上了的感觉。事实上唱歌的时候,两片声带是不会接在一起的(可能有一点碰一下),中间一定有一条缝,而且这缝还不小。
那为什么还讲这个词呢?因为这个词可以表明声带的力度。
唱歌,说白了其实就是气管内的气压,来推动声带振动的过程。所以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气管内的气压从何而来?就是胸腔收缩,把气从肺挤到气管内。为什么声乐那么重视“气息”?其实就是练发力水平,一是横隔膜发力(收缩腹腔),二是胸腔自身收缩,发的力越大,则气管内的气压越大。
但是有气压并不是全部,声带也要能承受住这个气压。想象我们有一个垂直的管子,从下向上吹气,管子里有一个物体,如果物体太轻,则会被气体吹跑,如果太重,则气流支撑不住物体,就掉下来了。只有正好的时候,才能保持着物体被气流吹的浮在那。
声带也是这个道理,声带在肌肉的带动下拉紧,拉的越紧越能承受大的气压。
所以一个良好的发声状态是:气压很大,声带也拉的很紧。两者匹配。
不良的状况比如:
所以我们讲声带闭合,实质上就是讲声带能拉紧的程度,说到底还是声带及周围肌肉的力度。
我们讲的气息,也绝不等于“肺活量”,实质上等于横隔膜和胸腔能给气管制造的气压 + 声带拉紧的程度,两者共同制造的效果,缺一不可。当然了,持续时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拖长十几秒高音我们会说:“气息好”。
所以气息实质上是两个方面,有时候会矛盾。我们说大仙可以玩拖长,没离开过很难,一般人干不动,大仙“气息好”所以能干动。另一方面,大仙高音力度太差,我们说他“气息不好”所以干不动超高音,SSG假出翔。
但凡声乐高手,无一不是声带闭合高手。听高水平的演唱,高音部分能明显感觉到一股气顶着发声。尤其是美声歌手,听着感觉气暴大,就是这样了。
声带闭合好的歌手,音量比别的歌手大几个数量级是完全可能的,美声不就大几个数量级么。
前方预警,真实声带图,不适者止步!
http://www.56.com/u89/v_NTkwNDU0Mzg.html
唱高音时的截图(很多人不适,做了黑白化处理)
基本上在上面两个状态规律的转换,频率1秒左右。可以看到,这缝真心不小!即使是接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有缝的。
唱低音时的截图
唱低音的时候声带短的多,这其实是声带放松。想象我们有一根琴弦,想弹低音自然就把弦弄松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低音难以唱出共鸣的原因:声带松了啊,顶不住大的气压了。
大义腔的准确定义:把一首表达伤春悲秋的小资歌曲,强行演绎成表达生离死别的大悲大苦歌曲。让人听后的感觉不是“又分手了”,而是“民族苦难中坚强崛起”,所以叫“民族大义腔”。
大义腔的几个要素:
1. 一定要现场
2. 弱伴奏强人声
3. 旋律比较悲
满足条件的有: Dear Friend, 流浪记,memory, 不管有多苦,鱼。
大义腔的精髓:用共鸣表达悲。
因为现场才是发挥共鸣最好的场合!尤其是观众手机录制的版本最好。
其实这个道理我早就讲过了https://bideyuanli.com/p/571
具体到流浪记,大家可以以钢琴声为参照物,对比一下普通的钢琴声大小和唱到高音处的钢琴声大小。很容易就发现,高音亮出来之后钢琴声几乎不见了。这不是因为人声把钢琴声掩盖了,实情是:人声大了几个数量级,录音设备做了音量平衡,就把钢琴声调整下去了。(这次就不做视频解释这个事了,因为去人声太费劲,我也就是能去一个长音的水平)
听感上来说,高音响起来之后会有一种瞬间制聋感。为何有这种感觉?因为人耳很高级啦,比人脑对声乐的理解高级的多的多。如果平时有一个非常大的声音在你耳边响起,必然的结果就是其他一切声音都暗下去了,这种感觉会被耳朵记住而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当听歌时遇到类似场面就会有隐约的有“制聋感”。
这种情况在cd版中是绝对没有的,因为cd都是人声乐器分轨录制再合成的。即使是官方现场版,也往往缺乏这种效果,比如dear friend和鱼。这是因为官方版其实也是多个麦克收音合成的结果。只有手机版才能重现这种听感。
因为几乎完全是人声,共鸣的效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以这首流浪记来说,姚的高音优势一览无余,而且声音特别的宽,厚。一直有人说姚声音不够厚,甚至有人说姚是“小嗓”。这都是对声乐缺乏基本理解,让他们听听这首再说。
马秋华老师说过“唱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对比度”,这种手机录制的版本,可以说把中低音和高音的对比度推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所以才能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大义的悲”。
当然了,真实的现场观众感知到的对比度比我们看视频要大几个数量级不止。所以这一首歌唱的全场鸦雀无声呢。
手机录制现场的另一个优势是气声,听这个视频很明显,主歌部分气感非常强,这种气感大大加强了声音的感染力。所谓的立体声就是这样了。
题外话:有些制作不良的视频听着很闷,比如《不管有多苦》,几乎完全没有气感,为何?因为无良直播商把5k以上的声音都砍了,而气声主要集中在8k左右的区域。姚这样的闷的直播现场还有好几个。
对了,我还要重申强调一下:没有所谓蝶窦共鸣,传说中的蝶窦共鸣其实就是气声,也就是分布在8k左右的声音。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流浪记可称得上是最具震撼力的大义腔现场,大义腔的巅峰之作。
先来一个典型呼麦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5MDYwMDg0.html
简单的说就是强行制造“基频/低频泛音”和“高频泛音”的巨大分离,消灭中间的泛音,从而让人耳误以为是两个声音。当然本质上讲他还是一个声音,而且,也是标准的基频/第一泛音/第二泛音/等等。
左边正常的声音,泛音基本是连续存在的,而且是“中低频为主,高频为辅”的标准频谱模式。右边中频几乎被完全消灭,仅剩两条低频和若干高频。这样人耳会错误的判断这是两个声音。
在呼麦的过程中,可以在不改变音高的前提下改变音色,就是通过改变泛音分布的方法办到的。图上看的明白,两条低频线几乎没有变化,但是高频居然可以变出种种花样。
怎么做到的?原理上讲自然是改变共鸣腔,让共鸣腔只强化高频和低频,完全忽视中频。
曾经贴过的泛音唱法就是讲的这个,他用了频谱图的方式表达
原始声音:
共鸣腔的共鸣特性
最后的结果:
跟上面贴的声谱图基本是一致的。
纠正一些广为流传的错误说法:
真声7字高速D5,接7字高速F5
首先,女歌里几乎完全没有高速咬字这个东西。不是慢速咬字就是羸弱咬字。(其实绝大部分女歌本来就唱的羸弱)
男歌里突出的是这些:
所以,按照现在的行情,Cautionary Tale简直突破天际!上面的跟这一比都弱爆了!
而且7字F5里,好几个字其实到了#F5!
以我对姚的观察来看,可能只能巅峰姚可以这么干,后期姚大约需要降1key。。
其他人嘛,目测只有宝哥或可一战。我想,他俩一定在那激烈的交流高音心得吧。。。
声谱图上的波浪线就是颤音。颤音是喉部抖动(或者说喉部肌肉抖动)造成的,颤音人人都会,大家可以自己发个颤音,手摸着喉部体会下。贴一张典型颤音:
一直在C5和#C5之间之间周期性抖动,抖动范围一个半音多一点。
原理上,人本来就是通过喉部动作来拉紧/放松声带,从而调整音高的。像颤音这样抖动喉部,自然会让声带产生周期性变化,音高就周期性变化了。
颤音是声乐基本技巧,尤其是美声,几乎所有的音都要颤音。颤音跟共鸣没有关系。
颤音的主要用途就是让声音听起来更饱满浑厚,“接收感”更强,所以美声这种无麦技术要求必须颤音。听起来很奇怪么?其实很好理解,想象有一个光源向你发射某个固定颜色的光,而另一个光源在某两个颜色之间抖动,显然第二个光源更“显眼”。对声音来说是一样的道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感觉开了颤音之后像是“开了共鸣”,其实颤音直音都是有共鸣的,就好比那两个光源,其实亮度是一样的。
姚贝娜喜欢的处理方式是:起步拉一个长直音,结尾接一个大颤音,比如我最喜欢的海洋之约http://5sing.kugou.com/yc/792869.html:
长直线接大波浪线。结尾的大颤音在#D5到F5之间抖动,抖动范围达到两个半音。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长直音和大颤音形成鲜明对比,变化感很强(流行音乐嘛,讲究的就是变化),同时尾音“接收感”很强。
live演出如果配上合理的混响,可以达到回音无穷的感觉,比如这个
开了音响混响之后,多个回音会形成叠加,就是尾部的那些叠在一起的波浪线了。
颤音无处不在,真真切切是声乐最基本技巧之一。比如
独上西楼里非常短小的一个音,也不高,仅有B3,也是有颤音的。事实上这首几乎所有的尾音都是要做颤音处理的。
棒子制作的纪录片,据说连自干五看了都脸红的作品。
作为一个超级五毛,我表示还行,基本上可算水准之作,虽然距离我心目中的理想之作还差着远。
第一集:13亿人的力量。
这集其实抓住了一个重点:内需才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这一点在国内的舆论中几乎没有提到过,或者从来不当回事。
我们都说,外贸是拉动中国经济腾飞的核心因素。但这和内需是经济的主体并不矛盾。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经济体如果没有外部影响,自身发展是很缓慢的。经济发展说白了就是一个循环过程:
1. 一些人造了东西,卖给别人
2. 卖东西的人赚了钱,有了消费需求
3. 消费需求刺激市场继续造东西
这是一个缓慢的正反馈过程,所以经济增长往往是很慢的。
外贸拉动就截然不同了,突然就有了巨量的需求,一下就拉动了制造业,制造业突然繁荣也使工人们突然就赚了一笔钱。这是一个突然致富的过程。
但是,大型经济体的核心还是内需。中国造了那么多东西,其实大部分东西还是在国内市场消化了。现在的国内市场,已然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这点才是真正可怕的。
第二集:钱的力量
讲天朝巨量外汇储备,全世界收购资产。
这集基本反映事实,也算抓住重点。
片中的一个观点,虽然显而易见,但是大部分天朝人就是不敢相信:天朝囤积的美国国债,不是包袱,而是核武器。
其实道理很简单啦,美国如果想搞什么花样,天朝可以分分钟把美元打成废纸。这一点也是美帝这些年基本没有动作的主因。
然后讲各种海外收购,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方式表达,采访了几个天朝收购的海外矿山。基本反映事实,但是缺乏全局的数据和论述。
这也是全剧的问题:都是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缺乏大局观。这样的缺点很明显
一是难免让人觉得以偏概全。
二是没有巨大数字的那种震撼力。
三是给人一种“走基层”的既视感,格局小了,与全剧本来的宏大定位不符。
第三集:军事力量。
这集纯粹是为了给天朝拉仇恨,可以略过。
第四集:大陆的力量。
这集讲天朝幅员辽阔,横跨寒带温带热带,拥有各种平原高原丘陵等等,生态复杂。
先是讲了旅游资源丰富,这简直废话。
然后讲了稀土资源冠绝全球,这个犯了跟前面一样的问题:格局小了。他似乎想说中国自然资源丰富,但这实在不靠谱,地球人都知道我们全世界疯狂买资源。
接着开始讲基建,对这段,我只能说:吹的太轻了!严重不达标,连高铁能跑多快这个基本问题都没说清!0分。
最后完全进入走基层模式,先后走访了一些地区,尤其是东南西北的尽头,浓浓的ccav风。
这集开始跑题,质量严重下降。本来的重中之重大规模基建篇幅太短,格局太小。
目前看来这个剧虎头蛇尾,后面要完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gzMzU1NTUy.html
答案(CTRL+A观看):
(计划取消)
一个是活泼开朗的大男孩
一个是阳光坚强的乐天女
同样是华语乐坛的天才歌手
却同时在30几岁的黄金年华离我们而去
天妒英才!
谨以此片纪念
张雨生&姚贝娜
真声咬字:(括号内为字幕)
真声长音:
混声,假声,头声:
http://5sing.kugou.com/yc/2724667.html
太过暴力的一首歌!可能是姚歌曲里面难度最大的一首!
全首都是C5D5的高速咬字,部分还带有小怒音。
上来就一个D5长音。全首即使不算和声,也有9个D5长音!这些音在1秒-3秒之间。
第一段结尾(2:14处)有一个质量极高的F5长音
目测全真声!
整体结尾处有一个G5长音,尾音处居然爆发出了明显的怒音!
只能说,太暴力,难度太大!
从发声原理上来说,声音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 物体振动发声。通常就是固体振动,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固体振动带动空气振动产生声波。
2. 空气振动发声。
关于空气振动发声,我们都知道声波就是空气在介质中规律性振动。其实就是这样:
所以,只要空气产生振动就可以产生声波,并不一定要固体振动来带动。有了这个基本思想,我们就可以知道,空气自身就可以产生声音,只要有扰动。
所谓的边缘音(edge tones),就是气流经过固体边缘,发出声音。边缘音是最典型的空气振动发声。
如图所示,气流吹向一个固体边缘的时候,自然分成两边,产生了气流漩涡,空气振动就发声了。最典型例子:笛子。
我经常举得例子:拿个刀片挥来挥去,发出的“嗡嗡”声,就是边缘音。相对的,用手指去弹刀片,发出的“叮叮”声就是固体振动发声。
事实上,空气扰动发声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这样:
气流经过裂缝;气流经过边缘;气流在空管内震荡;等等。
也有人叫空气和物体摩擦发声,我觉得“摩擦”一词不准确。
更多例子:
1. 喘气声,呼气声。唱歌中的气声。
2. 对着瓶口吹气。
3. 口哨。
4. 笛子。
5. 风声。
6. 齿音。就是用舌尖顶住上门牙,让气流经过牙齿发声,就是辅音“θ”或者“s”。就是上面讲的裂缝音。hifi界的齿音扩大到大部分口腔内制造的边缘音。
边缘音特点:一般没有固定基频,即没有音高。(除了笛子等有共鸣腔辅助的)
(笛子为什么特殊?因为有个共鸣腔阿,实质上你要是把笛子吹孔那一小段锯下来,对着孔吹也是没有音高的。当然了,这样也没多大声,没共鸣就没音量嘛。)
相对的,固体振动发声一般都有音高。
这很显然,因为空气的振动是很不稳定的,当然不会有音高。声音是散布在一个很大的频率区间内。如下图
对比很明显,齿音是一大片雾状物,而正常的声音是一条条线,也就是基频/第一泛音/第二泛音/。。。这样的叠加。
从这点上讲,对耳机等设备来说,边缘音就比较难以还原。因为我们都知道耳机是靠固体振动(振膜)发声的,用固体振动去模拟空气振动?注定了会比较麻烦。
齿音对耳机产生困扰的另一个原因是:耳机是没有距离感的。我们都知道现实世界中齿音音量极小,随着距离的提升迅速消失,不要说离的很远,就是面对面说话,齿音一般也很难听清。但是对耳机来说,相当于是要还原一个耳朵贴在演唱者嘴的声场,所以齿音就显得过于明显。
英文资料:https://bideyuanli.com/wp-content/themes/edge/edge.html
这就好比同一个公司,能力不如你的人赚的钱比你多,你说你会不会酸?我想酸是绝大多数人的正常反应,不酸的才比较奇怪,比如微笑这样的,我不太理解。
不过呢,大部分也就是酸一下就算了,顶多就是背后诅咒一下。很少会发展成对喷。不过如果对方拿着一摞子钱到你面前说:“我就是赚的多,你要淡定”,“我赚的多是客观事实,你改变不了的,所以还是理智点看开了吧”,那基本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掌糊脸上是必须的了!
扩展到网上就更夸张了,一万个粉丝里即使9999个都是理智的,只要有一个去挑事,比如像微笑这样“我比你红是客观事实,你要淡定”,那也足以打起一场战争。一个去挑事,5个回应的,对方又来20个,最后发展成全民参与。就好比两人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一架,也能发展成两个村子上百人械斗,一样的道理。
这时候再纠结是谁先发起的有意义么?即使最后证明是我们的人先错了,比如我们的人先酸了,那又怎样?我们还能道歉不成?只能是再战一轮!
所以是非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边,选好了边就只能一战到底,没有迂回的空间。即使你想休战,对方也不会跟你休战的,1000个对手里只要有一个还想接着战,战斗就只能继续,最后又变成全民参与的群殴。
归根结底,就是
战个痛快!
四字真言。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四个字的来历,来自这:
http://www.aipai.com/c8/OT08JiYnIWgnaiYr.html
一般来说,觉悟高的战士是不会跟你讨论究竟要不要战,为什么要战之类的问题的。没那个必要,直接走起,一个字,就是干!比如@郭小匹 这样的战神。
另一方面来讲,论坛的繁荣需要战斗。很多论坛都是因为严禁战斗最后沦为死人谷,而更多的论坛(如果不是全部)基本就靠着终日战斗贴来维持存在。比如微笑吧就动辄上千回复,我吧里就几十回复,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也不排除微笑是为了自己吧的繁荣故意挑事。
这张图大家耳熟能详吧,差不多随便一个播放器都有类似这种图。比如曾经的千千静听
itunes
类似这种图曾经是音乐播放器的标配(现在很多播放器都取消了,或者换小图),这究竟是什么?
这就是频谱图。
那这种图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我目测大部分群众理解中,这种图作用就是为了“眩酷”,这也是这种图逐渐从音乐播放器中消失的原因。
频谱图当然不是为了眩酷的,本系列文章旨在揭开此图背后传达的信息。。。
基础知识从头讲起:
引子:从一张大家耳熟能详的图说开去。。 https://bideyuanli.com/p/3731
第一章:音高 https://bideyuanli.com/p/3673
第二章:声音的本质:泛音 https://bideyuanli.com/p/3238
第三章:人声演示基频泛音的分离 https://bideyuanli.com/p/3418
第四章:共鸣及其原理 https://bideyuanli.com/p/426
第五章:音色与声谱图 https://bideyuanli.com/p/3671
第六章:胸腔共鸣 https://bideyuanli.com/p/3390
第七章:头腔共鸣 https://bideyuanli.com/p/780
第八章:真声,假声,头声 https://bideyuanli.com/p/3234
第九章:美声/民族/流行的区别 https://bideyuanli.com/p/500
第十章:男女声音的区别:亮度,糙度,力度 https://bideyuanli.com/p/863
第十一章:发声种类:物体振动,空气振动 https://bideyuanli.com/p/3764
第十二章:颤音 https://bideyuanli.com/p/3819
第十三章:声带闭合 https://bideyuanli.com/p/3853
第十四章:乐器的音色 https://bideyuanli.com/p/3890
第十五章:男女差八度的科学解释https://bideyuanli.com/p/4211
音的高度。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动频率高则音”高”,反之则”低”。
基频决定音高
一个有各种泛音的声音,即使泛音比基频大得多,也依然以基频来定音高。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同唱一个音高,不同人的音色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他们只是基频相同,泛音是截然不同的。
插入一个视频,关于音高与基频的关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5Njc4MTYw.html
钢琴上每七个白键一个循环,分别叫做CDEFGAB(为何不是从A开始,而是从C开始?这是个历史问题。。。),也就是我们熟知的”Do Re Mi Fa So La Si”,过了一个循环就下标加一,又叫升八度,即,C1, C2, C3, C4…
八度有什么意义
高八度的声音,频率高一倍,也就是说,C2比C1的频率高一倍,C3比C2的频率高一倍。按照我们之前了解的,第一泛音比基频高一倍的事实。如果一个人唱C2,另一个人唱C3,那第一个人的第一泛音就会和第二个人的基频完美叠和在一起。以此类推,两人的高阶泛音也都会产生重叠。
这就是女声比男声高八度的由来:两声部差八度,则泛音可以很好的重合,这是一种很好的和声状态。
钢琴中央C是C4,中央区的A键为440Hz(即标准音高。—–那为何标准音高又是用A来制定的呢?目测是制定者想纠正前面的错误)。
红色为中央C和标准音高A
C0 | Db0 | D0 | Eb0 | E0 | F0 | Gb0 | G0 | Ab0 | A0 | Bb0 | B0 |
C1 | Db1 | D1 | Eb1 | E1 | F1 | Gb1 | G1 | Ab1 | A1 | Bb1 | B1 |
C2 | Db2 | D2 | Eb2 | E2 | F2 | Gb2 | G2 | Ab2 | A2 | Bb2 | B2 |
C3 | Db3 | D3 | Eb3 | E3 | F3 | Gb3 | G3 | Ab3 | A3 | Bb3 | B3 |
C4 | Db4 | D4 | Eb4 | E4 | F4 | Gb4 | G4 | Ab4 | A4 | Bb4 | B4 |
C5 | Db5 | D5 | Eb5 | E5 | F5 | Gb5 | G5 | Ab5 | A5 | Bb5 | B5 |
C6 | Db6 | D6 | Eb6 | E6 | F6 | Gb6 | G6 | Ab6 | A6 | Bb6 | B6 |
C7 | Db7 | D7 | Eb7 | E7 | F7 | Gb7 | G7 | Ab7 | A7 | Bb7 | B7 |
C8 | Db8 | D8 | Eb8 |
在唱谱中通常书写”Do Re Mi Fa So La Si”,升一个八度就在上面加一点。为了克服国际谱中数字标过大的问题(C5写成DO上5个点?坑爹啊),女唱谱中普通c即c1=国际谱C4,写作”Do”。如果升一个八度,则在字母上面标一个点,俗称“一点Do”,就是c2 = 国际谱C5。
再升八度,就是女谱里的high c,又名两点Do,c3 = 国际谱C6。
如果在普通c上降八度呢?那就在Do下面加一点。
钢琴谱在中国学院派里是通用的。
C2 | #C2 | D2 | #D2 | E2 | F2 | #F2 | G2 | #G2 | A2 | #A2 | B2 |
C1 | #C1 | D1 | #D1 | E1 | F1 | #F1 | G1 | #G1 | A1 | #A1 | B1 |
C | #C | D | #D | E | F | #F | G | #G | A | #A | B |
c | #c | d | #d | e | f | #f | g | #g | a | #a | b |
c1 | #c1 | d1 | #d1 | e1 | f1 | #f1 | g1 | #g1 | a1 | #a1 | b1 |
c2 | #c2 | d2 | #d2 | e2 | f2 | #f2 | g2 | #g2 | a2 | #a2 | b2 |
c3 | #c3 | d3 | #d3 | e3 | f3 | #f3 | g3 | #g3 | a3 | #a3 | b3 |
c4 | #c4 | d4 | #d4 | e4 | f4 | #f4 | g4 | #g4 | a4 | #a4 | b4 |
c5 | #c5 | d5 | #d5 |
男唱谱比女唱谱低八度(也有说男唱谱高八度记谱的,不重要,领会精神就好),所以男唱谱里c1 = 国际谱C3,c2 = 国际谱C4。
C1 | #C1 | D1 | #D1 | E1 | F1 | #F1 | G1 | #G1 | A1 | #A1 | B1 |
C | #C | D | #D | E | F | #F | G | #G | A | #A | B |
c | #c | d | #d | e | f | #f | g | #g | a | #a | b |
c1 | #c1 | d1 | #d1 | e1 | f1 | #f1 | g1 | #g1 | a1 | #a1 | b1 |
c2 | #c2 | d2 | #d2 | e2 | f2 | #f2 | g2 | #g2 | a2 | #a2 | b2 |
c3 | #c3 | d3 | #d3 | e3 | f3 | #f3 | g3 | #g3 | a3 | #a3 | b3 |
c4 | #c4 | d4 | #d4 | e4 | f4 | #f4 | g4 | #g4 | a4 | #a4 | b4 |
c5 | #c5 | d5 | #d5 | e5 | f5 | #f5 | g5 | #g5 | a5 | #a5 | b5 |
c6 | #c6 | d6 | #d6 |
通常说的男声high c,就是c3 = 国际谱C5。
女声天生比男声高一个八度?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这只是源于唱谱高一个八度而已,女声一般比男声高4度的样子吧。
看到这各位也明白了,这也太混乱了,不说清楚根本不知道你用的男谱还是女谱。所以我一般都是直接用国际谱,消除歧义。
无论是莫名其妙的”Do Re Mi fa So La Si”,还是诡异的从C开始CDEFGAB,都是极为不科学和反人类的。所以唱谱中另有一套简谱“1234567”(终于弄出点人性化的东西啊)。同样的,升一个八度上面加一点,降一个八度下面加一点。
列表中带有#或b的就是半音,#为升,b为降。源自钢琴上的黑色键。见下图:
注意,7个全音只有5个半音。e和f之间,b和c之间是没有半音的。
那是不是钢琴做疵了某些半音弹不出来呢?
当然不是!
其实半音是一个很有误导性的词。因为音高多少是由频率决定的(严格的说是频率的对数—-好吧,还是不够严谨,领会精神就好),而半音和全音之间的频率差和两个全音(如果中间没有半音)之间是完全一样的。 也就是说d和#d之间的频率差距,和e和f之间的频率差距是一样的。
所以更严谨的说法是,一个八度之间有12个半音。其中七个(CDEFGAB)叫自然音,另外五个叫变化音。自然音之间一般是隔着两个半音(相隔两个半音可以叫距离为一个全音)。也有部分自然音之间(EF,BC)只隔一个半音。
群众们喜闻乐见的升key指的是升半音。所以升12key可以提高一个八度。
终于说到这个令人蛋疼的概念。众所周知”Do Re Mi fa So La Si”是七个音,那为何有八度之说呢?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系统里,没有一度!
比如C D之间,这叫二度,C E之间叫三度,以此类推。非要说有一度那也是有的,C C就是了!
可是前面我们知道自然音的间距是不等的,那怎么办?所以就有了大小之分:C D之间差2key,所以叫大二度,E F之间差1key,所以叫小二度。以此类推。所以
所有有人说“今天唱xx升了小二度”,意思是升了1key。
(减五度是什么玩艺?一头是半音,比如C – Gb)
国际谱 | 男唱谱 | 女唱谱 | 频率 |
---|---|---|---|
C0 | C1 | C2 | 16.35 |
C#0/Db0 | #C1 | #C2 | 17.32 |
D0 | D1 | D2 | 18.35 |
D#0/Eb0 | #D1 | #D2 | 19.45 |
E0 | E1 | E2 | 20.6 |
F0 | F1 | F2 | 21.83 |
F#0/Gb0 | #F1 | #F2 | 23.12 |
G0 | G1 | G2 | 24.5 |
G#0/Ab0 | #G1 | #G2 | 25.96 |
A0 | A1 | A2 | 27.5 |
A#0/Bb0 | #A1 | #A2 | 29.14 |
B0 | B1 | B2 | 30.87 |
C1 | C | C1 | 32.7 |
C#1/Db1 | #C | #C1 | 34.65 |
D1 | D | D1 | 36.71 |
D#1/Eb1 | #D | #D1 | 38.89 |
E1 | E | E1 | 41.2 |
F1 | F | F1 | 43.65 |
F#1/Gb1 | #F | #F1 | 46.25 |
G1 | G | G1 | 49 |
G#1/Ab1 | #G | #G1 | 51.91 |
A1 | A | A1 | 55 |
A#1/Bb1 | #A | #A1 | 58.27 |
B1 | B | B1 | 61.74 |
C2 | c | C | 65.41 |
C#2/Db2 | #c | #C | 69.3 |
D2 | d | D | 73.42 |
D#2/Eb2 | #d | #D | 77.78 |
E2 | e | E | 82.41 |
F2 | f | #F | 87.31 |
F#2/Gb2 | #f | F | 92.5 |
G2 | g | G | 98 |
G#2/Ab2 | #g | #G | 103.83 |
A2 | a | A | 110 |
A#2/Bb2 | #a | #A | 116.54 |
B2 | b | B | 123.47 |
C3 | c1 | c | 130.81 |
C#3/Db3 | #c1 | #c | 138.59 |
D3 | d1 | d | 146.83 |
D#3/Eb3 | #d1 | #d | 155.56 |
E3 | e1 | e | 164.81 |
F3 | f1 | f | 174.61 |
F#3/Gb3 | #f1 | #f | 185 |
G3 | g1 | g | 196 |
G#3/Ab3 | #g1 | #g | 207.65 |
A3 | a1 | a | 220 |
A#3/Bb3 | #a1 | #a | 233.08 |
B3 | b1 | b | 246.94 |
C4 | c2 | c1 | 261.63 |
C#4/Db4 | #c2 | #c1 | 277.18 |
D4 | d2 | d1 | 293.66 |
D#4/Eb4 | #d2 | #d1 | 311.13 |
E4 | e2 | e1 | 329.63 |
F4 | f2 | f1 | 349.23 |
F#4/Gb4 | #f2 | #f1 | 369.99 |
G4 | g2 | g1 | 392 |
G#4/Ab4 | #g2 | #g1 | 415.3 |
A4 | a2 | a1 | 440 |
A#4/Bb4 | #a2 | #a1 | 466.16 |
B4 | b2 | b1 | 493.88 |
C5 | c3 | c2 | 523.25 |
C#5/Db5 | #c3 | #c2 | 554.37 |
D5 | d3 | d2 | 587.33 |
D#5/Eb5 | #d3 | #d2 | 622.25 |
E5 | e3 | e2 | 659.26 |
F5 | f3 | f2 | 698.46 |
F#5/Gb5 | #f3 | #f2 | 739.99 |
G5 | g3 | g2 | 783.99 |
G#5/Ab5 | #g3 | #g2 | 830.61 |
A5 | a3 | a2 | 880 |
A#5/Bb5 | #a3 | #a2 | 932.33 |
B5 | b3 | b2 | 987.77 |
C6 | c4 | c3 | 1046.5 |
C#6/Db6 | #c4 | #c3 | 1108.73 |
D6 | d4 | d3 | 1174.66 |
D#6/Eb6 | #d4 | #d3 | 1244.51 |
E6 | e4 | e3 | 1318.51 |
F6 | f4 | f3 | 1396.91 |
F#6/Gb6 | #f4 | #f3 | 1479.98 |
G6 | g4 | g3 | 1567.98 |
G#6/Ab6 | #g4 | #g3 | 1661.22 |
A6 | a4 | a3 | 1760 |
A#6/Bb6 | #a4 | #a3 | 1864.66 |
B6 | b4 | b3 | 1975.53 |
C7 | c5 | c4 | 2093 |
C#7/Db7 | #c5 | #c4 | 2217.46 |
D7 | d5 | d4 | 2349.32 |
D#7/Eb7 | #d5 | #d4 | 2489.02 |
E7 | e5 | e4 | 2637.02 |
F7 | f5 | f4 | 2793.83 |
F#7/Gb7 | #f5 | #f4 | 2959.96 |
G7 | g5 | g4 | 3135.96 |
G#7/Ab7 | #g5 | #g4 | 3322.44 |
A7 | a5 | a4 | 3520 |
A#7/Bb7 | #a5 | #a4 | 3729.31 |
B7 | b5 | b4 | 3951.07 |
C8 | c6 | c5 | 4186.01 |
C#8/Db8 | #c6 | #c5 | 4434.92 |
D8 | d6 | d5 | 4698.64 |
D#8/Eb8 | #d6 | #d5 | 4978.03 |
泛音的种类和多少决定了音色
为什么有的人声音听起来暗,有的人听起来亮?事实上即使是唱同一个音高,大家的音色也天差地别,差别就在泛音上了。
一般来说
1. 泛音越充分的声音越饱满。
2. 低频泛音越充分的声音听起来越“厚实”,越“有力”。
3. 高频泛音越充分的声音穿透力越强,声音听起来越“亮”,越“尖”。
4. 高低频都有并且合理分布的声音,就是比较完美的声音。
声乐理论里,一般把低频泛音叫低位置共鸣,高频泛音叫高位置共鸣。
频谱图/声谱图
频谱图/声谱图是观察泛音的最好办法。
相信看了第一章的频谱图演示,应该已经很清楚频谱图的含义了
频谱图就是描述在某一时间点上,各个频率的声音分布情况。这张图自己就解释的很清楚了吧~
然而,频谱图只能描述某一时间点,不能表达一段时间的情况,所以把频谱连续的画到一张图里,就有了声谱图(这个翻译有点蛋疼)。
此图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为声谱图(Spectrogram),下半部分为频谱图(Spectrum)。
先看上图: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频率值,同一时间的纵线上存在着数个波,重合而成最终的波。颜色越亮则表示波的振幅越大。混乱的背景都是伴奏,我们只观察人声线。
再看下图:
下图反映了上图的某个时间点(上图中的黄线)的频率分布。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振幅。这个图更有利于直观的观察泛音的成分和强弱。
此段很学术,没兴趣的可以略过。
我们都知道原始的声音是波形图,不过原始的波形图并没有太大研究价值,而且事实上也看不出“波形”。因为震动频率太高,比如帕瓦罗蒂的high c吧,500多的震动频率,表示一秒钟要震动500多次,那肯定是看上去一大坨,类似这样:
放大几十倍之后,大约能看出波形,类似这样
无论哪种都不适合研究。
所以音频解析的过程是:取连续采样点,一般是4096个点,考虑到音频文件的采样率一般是44.1k,所以就是取了1/10秒之内的数据。然后对这4096个点作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就得到了频谱图。频谱图的信息是4096个点,每一个点对应的是这个频率上的振幅。
频谱图反应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的频率分布情况。
严格的说应该是这1/10秒内的平均情况。
来一张典型频谱图,看看跟我的图下部是不是一回事:
将当前时间点的频谱画到声谱图里就得到了瀑布图(第二章视频中的图)。画法是:振幅越大的点,用越亮的颜色。
纵坐标是频率,从下到上大约是0到6000。
所以一个人唱了个C5,那他的基频就大概是500,第一泛音是1000,第二泛音是1500,画到声谱图上的结果就是从下到上每隔500画一个点,根据振幅有颜色的区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谱图会不断向右延伸,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段时间内频率分布图。比如一个C5的线在声谱图上水平延续了5秒,那表示该歌手唱了C5五秒。
声谱图上类似“波”的东西是颤音,也就是歌手演唱中不断改变音高,所以自然会不断改变纵坐标。
来一张wiki的声谱图:
最后,频谱图/声谱图的wiki链接
水平线表示一个歌手在某个音高上持续了一段时间。越亮的线表示振幅越大,听感上当然就音量大了。
直线就是一个长直音。考察长直音主要看稳定度,整个线越直则这个长音越稳,如果大抖就是破音,如果小抖就是不稳。如果歪了,那就是音准没把握好。
波浪线就是颤音。波浪越大则颤音越大。看颤音也是看稳定度,如果颤的不稳就是气息出现问题,控制不好。
如何看共鸣?
看泛音主要看三点:丰富与否;分布情况;泛音的音量。
一般来说,所谓的泛音强弱都是和自己的基频来比的(或者是跟伴奏比)。因为音频文件的音量是可以调的,单纯看泛音大小没多大意义,以基频为参照才比较有实际意义。(低频的共鸣情况取决于元音的类型,每一个元音都有其特定的共鸣特性。一般来说,基频被共鸣强化的情况比较少。)
可以看到,此例中第一泛音巨大(看多了就知道,一般都是第一泛音最大),在3000左右的三个泛音也很强。
另一种观察方法就是和伴奏比,人声线越明显则人声越强,越能穿透伴奏。
如上图,左边张雨生的人声线显然更明显。右边那英的线就不明显多了,混在伴奏里。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后知后觉对比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1NTAxMzQ4.html
张雨生后知后觉清唱“你不辞冰雪”,竟然有如此大的高频泛音!
要知道,这可是清唱,中音区!唱高音的时候鼓足了气,有很大的共鸣很正常,但唱低缓的主歌,竟然也能爆出这么大的泛音!只能说宝哥太逆天!
下面,请出阿妹躺枪:
(图中竖线为背景音,就是那个类似指响的声音)
泛音少太多了。。。。
听感上也是很显然的,阿妹的音色暗的多,而宝哥的非常的清亮。
当然,必须要说明:宝哥占了cd版的优势。不过我们关注的是最终听感,声音经过怎么处理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个例子很好的对比了泛音对音色的影响。
如何看音准?
我的软件特别加了标准音高线,以及标准的泛音线,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看清音准:
蓝色标准线比较暗,大家仔细看。。(太亮的话会干扰声音线)
下面有请躺枪天后阿妹展示一下音准不好是什么样的:
很明显,比E5高,越到高频差得越远。(高频会放大差值)
提高1key看看,又低了。这次差得更远。
所以可以判定,阿妹唱到了E5 . 5。
再看几个例子
帕瓦罗蒂大师,堪称全频段制霸了。大家都知道帕瓦罗蒂的C5是无敌的。
磊叔传说中的五百年。也差不多全频段制霸了。
多说两句:
上面的例子看的很明显吧,人声基本都本着标准的
基频/第一泛音(基频的二倍)/第二泛音(基频的三倍)/….
来的。自然界物体振动发声,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如何自己看图?
对不起,我的软件不能外传,因为一旦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后果堪忧,比如这个http://tieba.baidu.com/p/2795531384
想自己看图最方便的是foobar:
通过点击 View(视图) > Visualizations(可视化) > Spectrogram(声谱)
可以调出声谱view,再播放音乐的时候,声谱就会即时出现了。
类似的,Spectrum就是频谱图。
或者Spectrogram这个软件也不错。
对我有质疑的话,可以用如上的办法自己看图,看看跟我的图是不是一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0Nzg1NTYw.html
视频里解释的很好了。
流行唱腔的F5真声咬字。
民族唱腔,说实话完全听不出是姚。民族唱腔千人一面不是盖的。
流行F5咬字,堪称整首里质量最高的一个音,超越三连音。说是咬字,其实也持续了快一秒。所以我把姚的纯真声范围扩大到了F5。
美声和民族的区别是,美声要求大量的低位置共鸣,吐字更模糊一点。
中国金牌数 | 美国金牌数 | 中国奖牌数 | 美国奖牌数 | 中国金牌比 | 美国金牌比 | |
悉尼奥运 | 28 | 37 | 59 | 92 | 47% | 40% |
雅典奥运 | 32 | 36 | 63 | 102 | 51% | 35% |
北京奥运 | 51(38) | 36 | 100(75) | 110 | 51% | 33% |
伦敦奥运 | 38 | 46 | 87 | 104 | 44% | 44% |
2016(预测) | 50 | 36 | 100 | 105 | 50% | 34% |
2020(预测) | 56 | 32 | 112 | 100 | 50% | 32%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xMTk4MzU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5NzkyNDcy.html